釜底抽薪的典故与来源

时间:2023-07-08 09:38:57 看历史网 我要投稿

  【釜底抽薪的来源】

  语出北齐魏收所作的《为侯景叛移梁朝文》。定州刺史侯景先是投降魏相高欢,后又投降梁武帝,再逼死梁武帝扶立简文帝,最后杀之,自立为汉帝。魏收在文中提出对侯景这样的人必须“抽薪止沸,剪草除根”,意即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斩草必须除去根端。

  【釜底抽薪的典故】

  釜底抽薪典故与来源出自《三十六计

  南北朝的时候,东魏大将军侯景举兵反叛,遭到朝廷军队的攻打。侯景于是投降江南的梁武帝萧衍,请萧衍前来增援,结果又被慕容绍宗指挥的东魏军队打败。侯景最后只得带着剩下的几百人投降梁朝。东魏的魏收为这事写了篇奏章。

  他指出对侯景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必须抽薪止沸,剪草除根。然而梁武帝没有接受这一劝告。后来侯景果然又叛变了梁朝。釜:炊事用具,即锅。薪:柴草。这个成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釜底抽薪的典故与来源

2.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