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官场搞成商业化的元晖、马士英和奕匡

时间:2023-02-11 17:42:01 看历史网 我要投稿

  元晖是北魏孝明帝时的吏部尚书,公开利用考核与任免官员的大权,明订各级官员的售价;大郡太守为绢二千匹、中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每匹绢长四丈。其他大小官员也订有市价,一时之间,吏部竟成了讨价还价、竞逐官位的菜市场。后来元晖看到买官者众,爰订定浮动价格,并采竞标方式,于是整个吏部好不热闹。其中甚至有人买到的官位没什么油水,最后竟削价求售,并重新加码买油水较多的官;连皇帝亲自指派的官,元晖也想收他们的钱,于是表演出一场场闹剧。难怪当时的老百姓,索性把吏部讥为市曹。而滥肆卖官的结果,光是太和年间,有官职而无事可做的人,即高达一万多人。揆之历代买官卖官笑闻,莫过于此。

  同样的,明末弘光年间的宰辅马士英,便下令废除童生府州县考试制度,将其入学资格,以及各种职官明码标价。一时间,官场交易活络,只要有几文钱者,哪怕是贩夫走卒、无赖士绅,均可买个官做做。当时民间即流传打油诗来讽刺: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相公只爱钱,皇帝但吃酒;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其鬻官之嚣张程度,如此可见一斑。

  相同的,清末庆亲王奕匡,也是一个卖官老手。他甚至开设公司〈称老庆记〉来企业化经营,并且标榜接待热情、手续简便、价格公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这个钱,就叫作门包、运动费。大家都知道,当时有名的盛宣怀,就是用卅万两来买邮传部大臣的。

  看完以上夸张史实,各位有何感想。想必买官的钱,最后还是转嫁到百姓身上,这样的政府,怎么不会完蛋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麻胡子是吓唬小孩的角色吗

2. 大自然的闹钟

3. 赵简子的故事

4. 智伯的故事

5. 月亮姑娘赫夜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