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如何治水

时间:2023-08-21 09:01:14 看历史网 我要投稿

  李冰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水利工程家。他号称陆海,出身地与生卒年不详。在公元前256年,他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蜀郡那时是旱涝之地,蜀郡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与洪水与干旱做着斗争。李冰在当地人民的呼吁声中,担当了治水的大任。

  秦昭王30年时,为了将刚刚吞并的蜀郡建造为重要基地,他认命李冰成为了蜀郡的太守。李冰受此重任,怀揣着“要做一番事业”的决心来到蜀郡。蜀郡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只是在秦朝时还没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一美誉是在李冰治水之后才出现的。作为蜀郡的居民,首先要面对的是这里“非旱即涝”的现实。这一状况下的居民生活非常艰难,他们非常需要能够带领他们治水的官员,所以李冰上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难题。

  李冰治水之前,亲自对当地的地形进行了考察了解,他发现岷江发源于岷山,并且水流湍急,通过灌县地域进入平川地界。因为错综复杂的地形,加上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江水在特定的时间非常容易泛滥。不过,在西边闹洪灾的同时,东边却因缺水而常常发生旱灾。全面了解了蜀郡的“水情”、“地势”等之后,李冰便开始着手治水。他先制定了治水方案,然后广征民工,开始对当地的水域进行治理。李冰治水的成功造福了当地居民,同时也在华夏的土地上留下了伟大杰作——都江堰。

  李冰如何治水?

  李冰治水思路为:因利势导、顺势而为。其计划将岷江水流分成两部分,其中西边水流仍流向岷江下游,称外江;东边水流进入成都平原,称内江。这样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具体是在岷江中建一个江中小岛,同时通过巧妙工程设计在雨季时减少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旱季时增加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以彻底实现自动调节、旱涝保收。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渠首工程和渠道网工程两大部分,其中渠首工程含宝瓶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渠道网工程含两条主渠及分支渠道网。

  1、渠首工程建设。

  李冰将宝瓶口位置选定在岷江边玉垒山处。由于玉垒山岩石十分坚固,李冰带领众人先以火烧石,后浇水冷却,使岩石爆裂,终于凿开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且对成都平原具有重要的引水价值,故取名“宝瓶口”。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狭窄坚硬的通道形成一道水门,能在洪水期对整个渠道系统起保护作用。打通玉垒山,既可减少西边的岷江水的流量,使岷江不再泛滥,同时又能满足东边地区成都平原的的灌溉用水。

  宝瓶口进水口工程完成后,因开口不大,为使岷江水能自动调节流量流入宝瓶口,李冰又率领众人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江心筑鱼嘴分水堤,是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小岛,因其顶部形如鱼嘴而得名。鱼嘴分水堤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水流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水流流入宝瓶口,通过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灌溉网。

  为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保持灌溉区的水量稳定,李冰率领众人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近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飞沙堰。飞沙堰同样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适当的高度,起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当雨季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当旱季内江水位过低的时候,水流就被飞沙堰拦住全部流入宝瓶口进入灌区,其与宝瓶口配合使用可保证灌区水小不旱,水大不滥。因雨季时洪水中夹带的石沙越过堰顶流入外江,不会淤塞宝瓶口水道和内江,故名“飞沙堰”。

  2、渠道网建设工程。

  渠道网主要由两条主渠及成都平原上纵横交错的农田灌溉支渠构成,由此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道网。二主渠之一是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渠;另一渠由永康过郫县入成都,称为内渠。

  除了这个都江堰外,李冰的功绩还有很多,像是首次设立石人水尺,是中国最早的水位观测设施,还疏通了蜀地其他地区像是宜宾和乐山境内的航道,把险滩变为与外界进行交流,做生意的运河,修建汶井江,白木江,洛水,绵水地区的灌溉工程以及航运工程,使得这个蜀地变得富饶强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李冰如何治水

2. 李冰治水的故事100字 简短篇2则